中新社武汉11月17日电 (马芙蓉 孙彦钦)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获悉,该校科研团队研发出一款仿人手指,适用于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,为机器人在食品处理、医疗护理、智能服务等高敏场景中的精细化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。
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《自然·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。
让手指既“有力”又“温柔”,是机器人应用面临的一大挑战。为破解此难题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自动化学院智能机器人系统实验室教授赖旭芝带领的团队,受人类手指刚柔并济结构启发,设计出一款刚-柔-软结构仿人手指。
据赖旭芝介绍,该仿人手指由刚性管状骨骼、柔性关节弹簧、气动薄膜驱动器和软体硅胶皮肤组成。这种结构确保了仿人手指的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,同时使其具有类似人手的柔顺输出力。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科研团队研发出一款仿人手指,适用于抓取超薄或超脆物体。装有仿人手指的抓持器能够抓取不同重量、硬度、形状和大小的物体。(研发团队供图)
从约12克的小番茄到约1千克的3D打印耗材,从鸡蛋到卷心菜,从A4纸到气球,从三指抓取到双指抓取……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,验证了装有该仿人手指的抓持器在不同质量、硬度、尺寸和形状情形下,具有良好抓取能力。
其中,在抓取豆腐实验中,抓持器将豆腐从平台上拾起,再准确放回,连续重复20次均未造成任何破损或碎裂;在抓取薯片实验中,抓持器从水平、倾斜、垂直等角度,均能通过自适应变形有效贴合薯片曲面,实现多次无损抓取与放置。
“随着人形机器人逐步走向生活,其末端执行器性能正成为决定其‘类人能力’的关键。”研究团队成员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自动化学院教授孟庆鑫表示,刚-柔-软结构仿人手指结构简洁、成本低廉,可以装置到任何人形机器人上,为人形机器人实用化、高端化发展提供关键支撑。(完)
热门评论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全程机械化!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95万亩棉花全面开播32048
- 2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26909
- 3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25933
- 4餐刀刀把原为象牙制 洋山海关在进口货物中查获夹藏象牙制品371克20465
- 5国家网信办: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首次超移动电话用户数19748
- 6香港金管局与国际结算银行合办研讨会 聚焦银行业监管问题17287
- 7纽约法拉盛一公寓起火屋顶烧穿 华人住户紧急逃跑14523
- 8江西寻乌发生2.6级地震 当地震感明显13011
- 9河北:2027年基本建成陆海联动、产城融合临港产业强省12074
- 10烟雨三月花自开 勿把过敏当感冒12045






